丰南图书馆

人生因阅读而丰盈

时间:2022-02-22



       茨威格说:一个人和书籍接触的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的感受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期待着拥有这样的体验,与学生一起在阅读中丰盈人生!
       我自小生长在农村,对于上学有天生的喜好,还没到上学年龄,就以“编外”方式来到村小。小丫老师善讲故事,阅读她手中的课本成为我认拼音、爱识字的动力。我总是提前把一本本语文书看完,这些书成为我的启蒙读物。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之间会传阅一些书籍,《聊斋志异》第一次让我走进一个未知的世界,神奇的故事让我欲罢不能,点了近一晚上的蜡烛,小脸黑了,眼睛红了,妈妈气得拧我耳朵,爸爸则在此之后利用余钱给我购买一些书籍。那时,阅读的种子开始扎根心田。
      上师范后,学校有一座图书馆,走出乡村的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书,哲学、武侠、游记、名人传记......应接不暇的选择中,我开始了第二次的“饥渴”阅读。代数老师收过我的《射雕英雄传》;查宿老师没收过我的《平凡的世界》;弟弟妹妹奇怪于我总是在夏日的傍晚,坐在房顶上看一本本厚厚的名著。那时,我报考了自学考试,阅读的助力,让中师毕业时的我也同时拿到了自考的大专毕业证书。
      参加工作后,才体会到“书到用时方觉少”。没有一本书写出课堂教学说明,怎么办?在老校长的建议下,我翻开教学杂志,寻找特级教师对教材、课堂的解读: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在四十分钟里让师生共赢?在一篇篇文章的指导下,我开始实践探索。我也迅速成长为校级、区级、市级骨干教师,执教课堂也从村小延伸到不同地区的学校,我从执教者逐渐变成指导者。阅读,让我体验“教然后知趣”的教育幸福。
       随后发生的事让我有了新的阅读需求。执教六年级时,我发现学生更关注于自己的感受,我需要关注人精神世界的发展,读懂学生的需求。恰逢我参加国培,指导教师建议我们阅读教育经典和儿童心理发展书籍。我相继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内尔·诺丁斯的《幸福与教育》,杨伯峻的《论语译著》,吉诺特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与此同时,也拓展了阅读领域,如《拿起来就不放不下的中国史》《皮囊》《亲密关系》《万物皆数》《人间值得》......书籍不仅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也拓展了我的人生体验。
      深入阅读和思考,让我重新定位阅读:它不是工作任务,而是生活习惯,是一个人诗意栖居的基础。这种习惯和经历应该像小丫老师对我的引导一样植根于我的学生心田。于是我把师生共读引进课堂。早晨,我们诵读《论语》、古诗 词;中午,师生合作有声阅读;下午,全班共读一本书。《草房子》《不老泉》《鲁滨逊漂流记》......,导读、交流、汇报,我们分享阅读的个性化理解,体验文字世界的温暖和美好,也促使孩子们执笔写作。《个人作文集》出炉,读书感悟、生活观察、数学思考、时事点评......设计封面,介绍作者,附上推荐词,小学时光多了一份厚重的积淀。阅读也促使他们改变,怎样做最好的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中对阅读的阐释,生动的展现在孩子们身上。天道酬勤,阅读助力,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先进工作者、省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纷沓而来,优质课从区级讲到省部级,被吸纳为河北省专家库成员,承担国培培训专家职务,被邀请去不同地域培训教师。在单位我也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中层,以阅读和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与学生共读之余,我也坚持和女儿共读。通过阅读,我们寻找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通过阅读,我们一起筛选书籍中推荐的地域,去探寻这个地方的风景和历史。西安兵马俑、沈从文故居、大理洱海、长沙湘江、成都三星堆、桂林探秘......读着读着,青春期的问题变成了成长的宝贵财富,读着读着,脚步就从家里开始丈量世界,脚步就从昨天走到了未来。2021年,女儿高三毕业,如愿收到985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暑期撰写的《入藏游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欣慰之情难以言表,阅读,让我和我们的人生在成长中共同丰盈。
      阅读之余笔耕不辍,公众号“王老师的微幸福”已经原创文章1200余篇。其中《小青的班妈生活》《和女儿一起读教育》《幸福在平淡的坚守中》等多篇文章陆续发表在《河北教育》《班主任之友》《小学数学教师》《中国德育》等刊物。
       在工作中去阅读,能够汲取人生智慧;在生活中去阅读,能够经历多彩人生;在忙碌时去阅读,能体味“半日闲”的书趣;在闲暇时去阅读,能够燃起继续奔跑的勇气;在拥有生命的时候去阅读,无限延展有限的生命,享受因阅读而丰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