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古镇:唐山丰南稻地镇

  

稻地镇,为古滦州四大名镇之一,现属唐山市丰南区。春秋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金元时广开稻田,"稻地"由此得名。明宣德年间,立镇立集后,稻地店铺林立,商业繁盛,形成一个大乡镇。如今,镇内古建筑因年代久远及地震损毁均不可寻,惟有两对清代石狮伫立桥头,见证着古镇的兴衰沉浮…… 
古镇情缘 
    到唐山的第一站便是稻地。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古镇的表情便显得有些肃穆。800多年前广袤的稻田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惟有“稻地”这个名字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据传,千余年前,这里是一块极低洼的濒海地区。史料记载,与它毗邻的宋家营,原名送甲营,是当年唐太宗屯兵和贮藏盔甲兵器的地方。村西有一寺院,名为望海寺,登临其上可见海浪翻滚。后因海水南移,这片低湿的洼地除了丰茂的水草,开始广植稻田。元末由于战乱,这一带人口锐减,满目荒凉。明立国后,明成祖朱棣下诏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向北方大批移民,稻地的经济又开始繁荣起来。
    稻地的鼎盛,算起来大概在清中晚期。该镇二村的边顺成回忆,幼时曾听村里老人们说,当时稻地状似一座城堡,几个城门遥相对应,各条胡同内都有打更人游走。大街两侧建筑林立,气势恢弘,镇内有文昌宫、火神庙等庙宇13座,每逢庙会,热闹非凡。“烧锅”是当地人对酿酒作坊的俗称。乾隆年间,已有烧锅24家,每家20人左右,所产高粱酒甘冽清香,名震京师,成为当地声名远扬的特产。至清光绪三年,稻地已是名噪京东了。
    稻地大街的飞檐斗拱和火神庙的人声沸腾早已渺无踪影,只留存在老辈人的记忆中。经历了30年前的那场大灾难,镇中的古物已不剩下什么了,但稻地人还是深以家乡的悠久历史为荣。93岁的张仰民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土生土长的稻地人,对当地的历史颇有研究。在西门外村的胡同口,我们被一位热情的老汉引进一处农家小院。一位大姐迎出来,正是张仰民的女儿。挑帘进屋,老人家倚在炕上,听清我们的来意,便盘腿坐了起来。大姐搬来一摞册子,说是老人几十年攒下的宝贝,多是老人整理并亲自书写的戏曲剧本、历史传说。书页泛着黄,整齐的钢笔字却格外清晰。老人从中拣出一本给我,名为《稻地历史沿革》,从“稻地地方之形成”、“居民的编制”、“土地人口”等几部分对稻地镇的历史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从老人家里出来,已近黄昏。按照老人的指引,我们又寻到了镇南那座横跨陡河的铁桥。稻地大铁桥始建于1901年,据说是我省最早的公路铁桥。其实大铁桥的修建,也得益于游子对家乡的关爱。铁桥前身原为木桥,依靠稻地药王庙的和尚化缘维修,桥身矮小,行走拥挤,稍有不慎就有掉入陡河的危险。当时任山海关桥梁厂厂长的留美学生王化奇是稻地人,回乡探亲时路过此桥,见行走不便,便起了修桥的念头。回厂后,他多方筹措材料,找来好友担任设计,并与稻地商会联合,终于建成了这座造福乡里的铁桥。
    历经100多年的风雨,大铁桥几经修复,风貌已异于往昔。惟有分踞桥头的两对石狮,默默守候了百年,仍然是气势昂然。放学时分,桥上多了几个孩子,他们跳着唱着,给暮霭中灰暗的大桥增添了许多亮色。记者不禁想起稻地中心小学编写的一本小册子,前言中这样写道:“稻地,我们可爱的家乡。我们生于此,长于此,但你对她了解多少呢?当你用稚嫩的小手翻开这飘溢着翰墨清香的书页时,你一定会感到她是那么亲切,那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仿佛就在你的身边,你幼小的心中一定会萌生一种深深的爱意……”此时此刻,这深情的文字仿佛从面前几个孩子的口中飞出,在我耳边飘散。而这“深深的爱意”,一定也在他们心中萌生了吧!